道化為人的耶穌

Home 通信錄 聚會時間表 信仰問答區 基督教聯綱

Up 耶穌的權能服事 耶穌的方法(一) 耶穌的方法(二) 耶穌受試探 耶穌的洗禮 道化為人的耶穌 耶穌的三個家譜 最後晚餐的教訓: 教會的合一 基督的最後一週 耶穌基督為何選擇十字架

深度認識耶穌(二)
溯源篇

自古以來,東西方世界的哲人在探討宇宙與人生的奧秘之源時,皆不約而同的提出「道」這個觀念。他們皆認為宇內萬般的存有及其變化之間,必存在著一個極大的智慧與能力;是宇宙萬有的起源,也是驅使萬物按其所設定之規律運作的能力。要解開世界萬物以及人生的奧秘,必先求明白真道。


中國人對道的認識----老子的道論

在中華文化史上,對於「道」闡釋的最為可觀的,公推以老子為首。老子的道論皆包含在其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之內。

《道德經》雖僅是一本區區五千字的小書,但按其內涵而言,足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其偉大之處,最主要乃因其對宇宙真道之探索,玄妙深邃,引人入勝。照老子自己的話,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所論的道是不能言傳的。他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即是:若是可言傳的「道」(「可道」之道),就不是那「恆常不變的永道」(非「常道」)。道只能心領神會(藉著諸般多方的比喻與比較)。然而,文字的表達也有其極限,無法將道的內涵完全說明。因為「道」包含了非言語可表述的內涵,是說不出來的。因此我們也只能說整部五千言的的老子道德經,仍只是一座試圖引導人去思想永恆真道的的橋樑而已。

老子的思想起於觀「變」而思「常」。「天地」萬「有」皆在變。「變」乃因「有」。因此「有」必不是「常道」。「道」必須超越萬「有」,才能作為永恆不變之「道」。換言之,「道」乃萬有萬象所遵循,所依歸之規律。道無須靠萬有而成立,而萬有乃由道而生發(老子曰:「道生萬物。」),萬有的生成運動也必以道之律為依循,方能有則有序的存在與運作。因為道既是一種規律(LAW),便自然會產生秩序(ORDER)。《詩經》大雅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這是中國人最早的宇宙秩序觀念。而老子則認為萬事物的規律與秩序皆由於「道」之運行而產生。簡言之,道即「宇宙之律」,同時也是使宇宙有秩序的維系力量。老子說:「道,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25章)又說:「道,淵兮似萬物之宗」,在老子的理念中,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宇宙乃由道所創生。道乃先天地生,而由道創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32章),一代表「有」,二指陰陽(相對性的理念世界),三乃陰、陽及所生之和氣(和諧循環的自然與事理世界),萬物的生存與秩序便由此而形成;道創生萬物之後,又與萬物同體,"內存於萬物之中,衣養覆育著萬物"。因此,在人裡面亦都隱藏著「道心」。中國自古流傳的《十六字心傳》提到「人心唯危,『道心』唯微」。便是普遍上一般人所感受得到並肯定其存在的"道德良心"。

老子的基本道論可以簡述為:道乃宇宙萬有之本源與倚靠。萬有乃藉道而得生、得存、得維系。宇宙之中因有「道」而有規律與秩序;人世間也須遵循那隱藏在人心中的道之理(道心)去行,才能有正確的自然秩序,人才能過著和諧有德的生活。這是人心從道心所領會的意識,也就是先賢所說的「禮以順天」的概念。

老子的道論,玄妙之至,在中國哲學思想史裡,無人可出其右。然而老子的道論仍停於"吾不知其名",又"無以名之"的糢糊觀念。自老子著《道德經》論道以來,迄今已過了二千多年的時光。歷代輩出的學人文豪,哲學思想家,雖不斷的繼續探索宇宙永道的奧秘;但終其究無人再能超越老子的道論所達到的境界。老子論「道」固然玄妙,但究竟只能止於哲理層次,於人生問題並未能予以實際解決之法。中國人的道心仍一直停留在"惟微"不可測的理念中。人心依舊"惟危",空虛如故。

然而,老子對道的探討精神與謙虛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對於永恆與無限的事,老子皆心存敬畏地去索求答案,而非如一般人那樣遽下定論或隨意批評。例如:常有人表示不相信神的存在,便說:"神在那裡?除非讓我看見,我才相信;眼見為憑!"
這樣的說法,就是以自己的感官來作為真理的衡量。其實人的感官所能知覺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限制範圍。人的眼睛只能看見從紫外線到紅外線之間的光波所展現出來的顏色。而超越此範圍之外,我們則什麼都看不見。但是我們又怎能確定在人的視覺範圍之外,就不會有任何東西的存在嗎?老子論及道的本體時,他如此說: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14章)。也即是說:道是人無法憑著感官所能知道的。論到神的存在,也許神也要如此對人說:我就在你的面前,只是你看不見我罷了。"人所看不見的,並不等於不存在。

同樣的,常有人說:「如果說萬物都是從神而來的,那麼神又是從那裡來呢?」這個問題若改為問:「道從那裡來?道是什麼?」老子的回答將是:「我只知道萬物是從道來的,但對於道本身,我卻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勉強稱它為道罷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章)若有人要對他說:「道就是『什麼』」,他便會回答說:「你能講得出來的道,就不是道(『道,可道,非'常道'』(1章)。)」因為道是超越人的知識領域的。同樣的,當我們要求神也必須要有一個起源的話,那就是因為我們預先設定神也像世界萬物一樣,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有開始的時候,也有結束的時候。又必須從某一個地方來。如果是這樣的話,神也是有限的神。若有神的話就必須是無限的,若有限的話就必不是神。所以問神從那裡來這句話便是自相矛盾的。這就是老子所強調的,道是無限的,我們不要用我們受限的思想與語言去把限制在一個定義裡面。

然而,道雖不能下定義,但道卻是可以論的。因為道的功用是可以看見,可以感受得到的。就好像我們雖然看不見風,但卻可以從樹枝的搖擺、國旗的飄動而可以知道風正在刮著。老子觀察天地萬物都在不停的運行與變化中,但在一切的變化中卻又可以看見似乎有一定的規律在主宰著,使宇宙萬物有統一性的秩序。那就是惟一在一切變化中保持不變的宇宙規律,老子就稱它為道。因為道既是一種規律(Principle and Law),便自然會產生秩序(Order)。這才能闡釋'道理'、'道路'、'道德'、'道義'等觀念的深層意義。

因為規律就是法則,就是理,而規律是從道而來的,所以必須要先有道才有理,因為一切的理都必須以道為根據,這才叫'道理'。各種的科學理論也不例外;科學家只不過去發現原本己存有的自然定律;其實那些定律自古便已經存在著的,只是未被發現罷了。但我們有沒有思想過為什麼會有這許多的自然律而使整個宇宙自然界得以保持得如此有規律有秩序呢?老子說,那就是因為有道在運作的原故。科學家去尋找已存在著的理,找到了,就叫'發現';發現以後加以利用而制造成一些對人有用的東西,便叫著'發明'。其實所謂的'發現'與'發明',並沒有為世界增加任何新的東西。今天人們往往只一味的高舉科學,歌頌科學帶給人類種種的好處,卻不去思想那使那些定律得以存在並維系著那些定律永久保持不變的是什麼?

老子在二千多年前便思想到在這一切法則與定律的背後必有一個更超然的因素,老子稱它為道。一切的理,都是從道而來的,所以我們不但要求要講理,更重要的是要講'道理'---以道為準的絕對真理;而不是公講公有理,婆講婆有理的那種相對之理。老子相信是有絕對真理存在的,雖然他無法講得出來何謂道,但卻相信道的存在。

宇宙的一切規律與秩序都是從道而來的,這個宇宙才會是一個有理可循的宇宙。人生的問題雖然又多又複雜,但卻也一樣都是有正道可以遵循的。中國在最古老的堯舜年代,便已經有提到「道心」的觀念。宋明理學的儒家,認為古人所說的"道心"便是"天理";簡單的說,便是指人心中與生俱來的道德良心。當人願遵循「道心」而行時,他便是一位有德之人。由此可知,人生也必先要有道才有德,這才叫'道德'。

宇宙之中因有「道」而有規律與秩序;人世間也須遵循那隱藏在人心中的道之理(道心)去行,才能有正確的自然秩序,人才能過著和諧有道德,有秩序的生活。

老子的道論,非常玄妙,在中國哲學思想史裡,還沒有人能超越他。然而老子的道論仍只能停止在哲理的層面。道,到底是一種客觀的實存呢?或只不過是想像中的一種無形的力量?老子本身恐怕也說不出來。整部五千餘言的的老子道德經,仍只不過是對真道的一種探索而已。


希臘人對道的認識----希拉克里圖的道論

在公元前第六世紀,與中國的大思想家老子同時期,在希臘有一位哲學家名叫希拉克里圖(Heraclitus 544-484 B.C)無獨有偶的亦提出與老子十分相近的"道"論。

希臘是個半島,三面環海。海水的千變萬化,激發希臘人對自然現象的許多思想;以致促使希臘人非常善於思考。希氏認為每一樣東西都時刻不斷的在變動中。他最著名的一個範例就是:「一個人不能涉足同一條河兩次」。因為當你第二次涉入時,
你所涉及的河,已非首次涉及的河水了。甚至那條河已經不是剛才那條河了,因為河岸、河床、河道都隨著河水的不斷沖擊而改變了;可以說轉眼之間,一切都改變了。

希拉克里圖思想:既然一切都不斷的在變動中,如果一切的變動都是沒有一定的原則的話,那豈不是將變成天下大亂嗎?但是,他卻又發覺到事實卻又不是如此。因為他觀察到一切的變動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都是受著一定的控制,按著一定的原則變動,結果所看見的就是:雖不斷的在變動,但卻是有規律有秩序的變動。希氏便稱那使一切變動有秩序的原則叫著「洛各斯(Logos)」,即是「道」。希氏的結論就是:宇宙萬物一切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之律。而「洛各斯」就是變之律('邏輯'(logic)一字亦由'洛各斯'(Logos)而來),「道」就是一切變化的不變法則,主宰著一切的變化。

古代的希臘學哲學家便繼續希拉克里圖的觀念思考發展下去,就認為道不但是一切生成變化的原則與規律,又是統一矛盾的動力;道不但充滿在宇宙中、統一主宰萬事物的變化;同時道又住在人的心中,當人知曉回歸內心時,才發覺它的存在。而當人曉得遵循心中之道去生活與做人時,這人便與道合一,成為一位智者;因為沒有比那能控制著宇宙萬物變化的道更有智慧的東西了。希臘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如何可以獲得最高的智慧。這原就是希臘人非帶熱衷於研究哲學的目的,希臘人稱哲學為「愛智學」,由Phileo(愛)與Sophia(智慧)二字拼成,英語便直翻為philosophy。


猶太人對道的認識

在公元前第七世紀,除了中國與希臘以外,還有一個較不受注意的文明古國,就是古代的以色列國。古希伯來人(猶太人)也是非常看重"道"這個字的。比起中國人及希臘人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對希伯來人而言,"道"是從神而來的,道就是神的話,或更恰當的說:道的運行就是神在說話。在舊約聖經中用過將近400次"耶和華的話"的句子。

對希伯來人而言,話語不只是聲音而已,它還能產生力量,以做成一些事。比如祝福或咒詛的話語,不只發出聲音而已,更重要的是隨著祝福或的話語,將產生真實的效應。因為希伯來人相信,起初神創造天地的時候,就是用他的話語來造成的。神說有就有,說立就立。因此,希伯來人非常謹慎說話,因不敢濫用神聖的話語。據說因此之故,希伯來文的詞語特別少,總共不超過一萬個;而希臘文則有二十萬個之多。

希伯來人看神的話語有極大的能力。它有創造的能力(如創1:3;詩33:6)、有審判與懲罰的能力(如何西阿書6:5);神的話語也有醫治的能力(詩107:20)以及成就祂旨意之能等(賽55:11)。希伯來人甚至將神的話語看為是有位格的,如以賽亞書55章第10及11節,神的話語已接近人格化。

因對神的敬畏及對神的話語的尊重,希伯來人非常看重他們的聖經。他們深信聖經是神的啟示。甚至連每一個字的一點一劃,都是神的啟示。天地有一天都要廢去,而神的話卻要永遠長存。當希伯來人在公元前四百年到公元初世紀時,神給他們的啟示停止以後,他們看神的話語就更加的神聖。甚至以神的話語來代表神。每當提到神的話語時,便等於是提到神。在公元前第三世紀,當希伯來文聖經翻譯成希臘文時,神的話的這個話字便是翻作Logos,也就是道這個字。
道化為人

到了公元初世紀末,有一個人名叫約翰,寫了一本小書,沒想到這本小書後來卻成為翻譯成最多種語文的一本小冊子,就是被後來被編入基督教的聖經中的《約翰福音》。這本書的一開頭,就說:"太初有道(Logos),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這句話對希臘人和希伯來人來說,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過去的五,六百年,他們都已經對道有了一些相似的觀念。都認為道就是在太初就有的,並且道就是宇宙的創造者並維持者。對熟悉中國文化的人來說,也一樣的會有似曾相似之感。因為老子也講過一些類似的話。老子論道的本體時這麼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章)這與約翰所說的太初之道,可以說非常的相近。

約翰福音第一章十四節進一步又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那是指著耶穌基督的降生成為人而說的。這句話所指的事,其實就在老子與希拉克里圖在探討"真道"之前一百多年,在希伯來國當時的有一位名叫以賽亞的人就已經預言過了。論到將有一個童女生子,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過了六百多年,約翰便寫下"道成了肉身,住在人間",那原不可道的永恆之道,成為一個人,來住在世人中間,具體的將太初不變之道,彰顯出來。道從此不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道就是神,而這位神自願降卑成為人的樣式,即是道成了肉身,那就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有二大目的:一,作為神向人類作出最大與完全的啟示,二,以肉身之體去經歷死,以死作為承擔世人犯罪的審判與刑罰,完成神對世人的救贖大功。

對基督徒而言,道並無神秘感;也一點都不抽象。道就是神。神是靈,原不可見;但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就將那原不可見之神顯明出來了。今天我們可以藉著聖經(聖經乃道化文字,可稱為'成文之道')來認識神、學習並遵行神的道。正如聖經所說:"這道原離你不遠。"(羅10:8)道乃無所不在,叫一切尋求的人,都可以尋見。

在第一個聖誕節所發生的事,就是東西方世界的人們所共同尋求的道,成為有形體的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這幾乎是一件令人難以相信的一件事。這麼崇高無比的道怎麼會降卑自己而成為人呢?

論到耶穌的道化為人,降卑塵世,讓我們再回想到老子所論的道,在觀念上也有很接近的地方。道既是難以言傳,老子就常用喻解。其中一樣老子所最喜愛用的比喻就是水。


道如水

老子很喜愛用水來作為論道的教材。他認為水是所看得見的東西中最接近道的。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他提出水有三種特性:

一,善利萬物

水能滋養萬物。凡是生物幾乎不例外的都需要靠水來維持生命。而水本身也成為億萬生物的溫床與居所。水與生命是分不開的。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有生命的活物就需要水。而水的特性就是善於被萬物所用,並帶給萬物利益。所以說水是最像道的,因為水的作用與道十分相似。道創生萬物,又供應萬物的需要,水也一樣滋生各樣的生物,又繼續維持一切生物的生存。

二,不爭
 
老子講究順從自然,就是遵道而行。道就是自然的法則,人最要緊的是要是順道而行。只要行事合乎道,便無須爭,而事情也必會自然的成就。就像溪水一般,順其自然的川流,遇到岩石就轉個彎又繼續流下去,並沒有什麼可攔阻它的。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意思是說: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是卻具有能攻克世界上最堅強者的能力。水能穿石,石卻不能斷水。自古以來邪不能勝正也是同理:邪惡表面上似乎有暫時的勝利,但最終還是難免要失敗。而那些行正道者,就像流水一樣,有受阻擋的時候,但最終還是成功的。耶穌道化為人,心裡柔和謙卑,從不與人爭;但祂所要做的事,祂都能按時一一的完成。

三,處眾人之所惡

俗語說:"人往高處,水往低流" 水的一個特性就是往低處流。老子說水願意選擇眾人所厭惡的地方:就是低下卑賤的地位。但是就因為水願就下的原故,江海反而成為百谷之王(「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66章))。因江海自處於最低下的位置,獲得天下眾水的匯集,結果成為浩瀚的海洋。老子認為道就如水一般,自甘處於卑下的地位,隱藏自己、遮蓋自己,但它的偉大卻由此更彰顯出來。老子形容道的甘願降卑表現這麼說:「挫其銳、和其光、同其塵」(56章)意思就是:隱藏起自己的光輝、與世俗塵土同處在一起。這是形容道自願降卑的精神。以此來對照約翰所說的道成肉身,住在人間,可說意思十分相近。

耶穌的降生乃是神進入人間,道化為人;內中包含著極大的真理、極大的奧秘、極大的愛、極大的犧牲、極大的恩典!神的無限慈愛與恩典,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聖誕人間,展露無遺;叫一切信祂的,可以獲得永恆之福。

     
(1998/2/15)

[ 訪客留言 ] [ 一傳一 ] [ 您的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