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與 ' 最妙'

Home 通信錄 聚會時間表 信仰問答區 基督教聯綱

Up
目睹今日教會怪現狀
青少年與教會
'第一'  與 ' 最妙'
2000年代的教會
如何達到目標?
細胞小組簡介
小組功能與教會增長

 

訪客測驗
您的最愛

末世預言
古調今彈
偉大的救主
基督徒生活
信仰問答區
教會
深度認識耶穌
普世宣教
聖徒與聖經
靈性操練
屬靈偉人

票選成績
 

林前12:28-31

這是一個令人容易迷亂的時代!包括教會。
  
聖經預言末世是一個信仰大混亂的時期;有假基督、假先知、假師傅、傳異端、講荒謬的言語、行大神蹟、作大奇事;甚至連選民也都被迷惑了!(參太24:5,23,24;提後4:3,4)
 
由本世紀初至今,靈恩運動一波接一波沖擊傳統教會,現在已是第三波。靈恩第三波注重的是權能交會(Power encounter)的屬靈爭戰(spiritual  warfare)。包括屬靈堪察(spiritual mapping)、認同悔罪(identification repentance)、禱告行軍(prayer walk)、神蹟奇事(signs and wonders)、醫病趕鬼(healing and deliverance)等。

以上所論之事,雖也有一些聖經根據(有些根據十分脆弱如“屬靈堪察”的說法);但事實上是否就如他們所解釋的呢?那也未必。例如禱告行走(prayer walk),“圍繞耶利哥”等作法縱有果效也未必是因到何處行走或繞走了多少圈;那不是聖經的教訓。聖經的教導的是出於信心的禱告、熱切的禱告、恆心的禱告必蒙垂聽。因此當一群出於真心關懷人們靈魂需要而以信心為人禱告時,無論在何處都能蒙垂聽(特地到“現場”作禱告當然也無可厚非)!是禱告蒙垂聽,不是因行走或繞走幾圈而產生神秘果效!若認為是後者的話,便可能產生錯誤的信仰。那是過份強調外在做法而容易出現的危機!

我們須格外小心的是,信心必須要建立在堅固的聖經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外表的現象上!無論是異象、異夢或神蹟奇事、都不是我們信心的根基或遵從的憑據。

另一方面,我們不但要曉得分辨是非善惡,也要知曉輕重先後。在神的教會裡、在教會的功用與使命上,什麼是首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什麼是要不得的,都必須能搞清楚並保持立場堅定。
 
〈直奔標杆〉所提的按主耶穌所說的大誡命(太22:37-40)與大使命(太28:19-20)論教會五大目的,基本上是不會相差太遠的。就是宣教、團契、教導、敬拜、服事。
 
聖靈所賜的一切恩賜,都是為了要使教會能發揮去達到這五大目的。恩賜本身不是目的,不應被過於高舉!比恩賜更重要的是職份。林前12:28提出前三個最重要的職份:使徒、先知與教師。這三種職份與全教會有最主要關係:
    
使徒的主要工作是 - 往前線開荒建立教會;如宣教士及所有參與宣教事工者。
 
先知的主要工作是 - 忠心傳講神的話,作神的出口;如牧師傳道及講道者。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 - 將神的話語講解清楚,教導人遵守;如神學院老師、主日學老師及培訓工作者。

這三樣是最重要的,是教會的支柱。宣教、講道以及教會教育事工,如教會的骨架。相愛團契是愛心服事是血與肉,敬拜是我們的氣息。恩賜也許可比喻為力量。雖也重要,但比較上是屬次要。
  
今天許多人非常強調權能,權柄與能力;特別藉著神蹟奇事來證明。這是第三波的權能運動所強調的。有幾個危機須特別留意:

1、 聖經根基不穩固

如屬靈堪察的說法太多屬於推測或猜測。

2、 作法過於大膽

如到廟前或廟裡去作攻擊性禱告

3、 說話過於武斷

自稱有神特別啟示,常指人身上有邪靈;凡生病就指為有罪有邪靈。

4、 把個人經驗或主觀看法當真理教導人,或影響人在講台上,就算講員只當作分享個人經驗,聽者也一樣會深受影響。

5、 使教會信徒過於看重權能現象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例如哥林多教會信徒以擁有各樣恩賜而自誇,反令他們成為驕傲而忽略了愛比一切恩賜都更重要。
 
當時的希臘文化崇尚雄辯的口才與華麗的詞藻,所以哥林多教會信徒也以說方言恩賜而誇口;他們甚至批評保羅的言語過於粗俗(林後10:10)。保羅給他們的答覆是他講方言比他們還多(林前14:18),但他卻認為那並不值得特別去提,因為方言是最小的一種恩賜(林前12:28)。同時,教導他們知道神在教會所看重的是使徒宣教佈道工作、先知講道職份以及教師的教導事工。保羅恐怕他們還是聽不明白,所以清清楚楚的說那是第一、第二、第三,其他都屬次要;行異能、醫病、說方言則排在最後。
  
最後保羅特別強調一切恩賜如果沒有愛便都毫無益處;“愛是不自誇”(林前13:4),如果一個人為他的恩賜自誇那就表示他缺少愛,他的恩賜更不應該誇口了。
  
所以保羅說,真正最妙的道是愛,是我們應該更渴慕去追求的。
                                                  
(1999.9.5 楊鍾祿)

 

[ 訪客留言 ] [ 一傳一 ] [ 您的回應 ]